中国匠人素来追求精益求精,东方传统民居更是集工匠精神之大成,以精湛的建筑技艺和独特的建筑智慧享誉全球。
今人常以“工匠精神”形容对作品的极致雕琢,其实,中国匠人素来追求精益求精,东方传统民居更是集工匠精神之大成,以精湛的建筑技艺和独特的建筑智慧享誉全球。
榫卯结构,是传统东方民居对工匠精神的典型注解。早在七千多年前,河姆渡文化中已开始使用榫卯,这种精巧的建筑技艺代代相传,成为每一个古代木匠必备的“入门功夫”。要判断匠人手艺如何,从榫卯的运用能力中可见一斑。匠人不仅要对榫卯的类型、大小、结构谙熟于心,更要善用切割、打磨之术,方能使榫卯达到“天衣无缝”的效果。不论是桌椅床柜等日常家具,亦或是亭台楼阁等不同建筑,大到立柱横梁,小到天花藻井,精巧细致的中国匠人均以榫卯连接各个构件,共同构成牢固的结构框架。 榫卯结构凹凸结合,凸出部分称之为“榫”凹进部分称之为“卯”,无论木件长短、大小、高低,均能通过榫卯相互衔接,进而梁柱卯合,顺次相接——这正是中国古代建筑不用铁钉的奥秘所在。
榫卯结构既考验着匠人的手艺,又蕴含着道法自然的建筑智慧。《将苑》有言:“以弱制强,以柔制刚。”虽为兵法之道,用以形容中国传统民居,似乎也不为过。木结构建筑看似纤弱,却能历经风雨而不倒,榫卯结构功不可没。榫卯不露于明处,暗合受力承载之理,看似松散,却能以内柔形变化解外力冲击,故能遇震时晃而不散,倒而不塌——今人科技高超,防震可用钢筋水泥,而古人崇敬自然、取材自然,也能以独特的智慧和技术建造出安心之所。
东方传统民居中体现出的工匠精神,并非是单一技艺的简单化重复,对于工程质量的监督与控制同样体现了古人非凡智慧。汉代初年补编的《周礼·考公记》中就详细记载了“匠人”对于“建国”、“营国”、“沟洫”的设计要领,可以说是中国最早官方颁布的建筑规划设计准则;而在九百多年前的宋代,中国建筑工匠们已开始思考如何进一步善用人力、提高效率,并率先懂得了“标准化”的重要性。宋崇宁二年(1103年),李诫在《木经》的基础上编成《营造法式》,它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对建筑设计和施工中的石作、木作、雕作等13个工种的选料、规格、设计、施工、流程、质量,都作出了详细的记载,并逐一制定规范。使工匠们在动工时有据可依,也便于节制开支、质检验收,堪称我国最早的“国家质量标准”。
尤为难得的是,《营造法式》率先实现了“模数化”。如前文所言,榫卯结构用工精巧,而宋朝大型建筑构件繁多,榫卯衔接必须精准无误。《营造法式》将木料、尺寸标准化,促使建筑保质保量地完工。不仅如此,《营造法式》还规范了城墙、房屋的地基建设标准,以保证居所的建筑质量:“凡开基址,须相视地脉虚实。其深不过一丈,浅止于五尺或四尺,并用碎砖瓦石札等,每土三分内添碎砖瓦等一分。”条章俱在,稽参众智,字字句句简明扼要,易于实施之余,蕴含着匠人们寻找建筑规律、惜物惜时的工作态度。
时光流转,朝代更迭。作为匠人作品的宫殿楼宇可能早已化作尘土灰烬,但是作为匠人之魂的精益求精的精神却如同榫卯相接一般,一代一代得以流传。当工匠精神在东方建筑中发挥到极致,有限的时间已无法满足匠人对技艺的追求。有人穷其一生建造一座宅院,更有家族世世代代立志于此,建造出超越时间的建筑奇迹。大名鼎鼎“样式雷”家族正是个中翘楚。
帝王居所,作为中国人居文化礼制中最顶级的存在,凝聚了无数工匠的心血,清宫样式雷家族作为御用设计者,为之奉献了两百年,先后传承八代人。北京故宫、天坛、颐和园、圆明园……“样式雷”家族始终主持清代皇家建筑设计,建造出了数不清的经典建筑,将东方传统建筑推向顶峰。
雷氏家族进行建筑设计方案,都按1/100或1/200比例先制作模型小样进呈内廷,以供审定。皇家工程,需总体设计,确定轴线,绘制平面图、透视图、平面透视图、局部平面图、局部放大图等分图,直至完成设计精图。“样式雷”更超前地在平面图中绘制出个别建筑物的透视图,绘制准确的地盘尺寸样。从庭院陈设到山石、树木、水池、船坞、花坛,均按比例用像硬纸板做成模型,并使某此部件能够拆卸,便于观看内部结构。这已与现代设计十分接近。
凡此种种,用“精益求精”形容“样式雷”绝不为过。朱熹在《论语》注中称:“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但若非“好之”、“乐之”,怎能不改初衷?
以“样式雷”为代表的顶级匠人代代相传,提升了东方传统民居的工艺价值,其本身也是建筑智慧的体现。匠人们尊重自然、敬畏手艺、高度专注的静谧气质,与道法自然的中国传统如出一辙。
撰文:盛宇宏
审校:劳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