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起由未透露姓名的香港投资人发起的最新收购案,正好是大陆香港冰火两重天的一个缩影。
傅士鹏 就在中国海外投资大户因为监管收紧寸步难行之际,香港投资者还在疯狂圈地伦敦。
2017年8月9日,一名来自香港的神秘私人投资者出资2.85亿英镑(约合24.74亿人民币)买下了伦敦金融城写字楼70 Gracechurch Street,该楼目前被出租给保险巨头XL集团和英国马莎百货。
70 Gracechurch Street大楼外观和内部
70 Gracechurch Street大楼还剩10年租金,未来每年能给新投资者带来大约1200万英镑租金,年租金回报率为4.2%。
/////
这起由未透露姓名的香港投资人发起的最新收购案,正好是大陆香港冰火两重天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随着房地产被纳入“非理性海外投资”负面清单,中国监管者不断向海外投资大户施加压力,自上而下切断海外项目的融资渠道,严控海外地产投资。
摩根士丹利近日发布的研报显示,2017年上半年中国投资者在全球的地产投资额降低了84%,相比2016年全年的106亿美元,今年上半年投资额仅有17亿美元,高压严控看起来收到了效果。
摩根士丹利发布的中国海外地产投资统计图:一个喜闻乐见的结果?
虽然图表预测了2017和2018年的明显下降,但摩根士丹利很明显没有把从香港出去的资金统计在内,仅看今年两笔伦敦金融城地标收购案(港交所上市的重庆中渝置地11.5亿英镑收购伦敦奶酪刨摩天楼,李锦记12.8亿英镑收购伦敦对讲机大楼),总金额(24.3亿英镑)就已经远远超过摩根士丹利统计的17亿美元。
在这个时候,香港凭借自由换汇的优势扮演了十分微妙的特殊角色。
英伦投资客(ID:BuyLondon)统计的2017年中国投资者对英地产投资,特别标注了和香港的关系 |
|||||
日期 |
投资者 |
英国地产 |
类型 |
金额 |
|
1 |
2017年1月19日
|
泰禾集团 |
中信资本梅菲尔地产基金:伦敦梅菲尔区柯宗街60号高档住宅开发项目 |
住宅开发 |
3580万英镑 |
2 |
2017年1月23日 |
英皇集团 (港交所上市) |
伦敦牛津街Ampersand大厦:包括沿街商铺、写字楼及公寓 |
物业收购 |
2.6亿英镑 |
3 |
2017年1月27日 |
中渝置地 (港交所上市) |
伦敦帕丁顿写字楼One Kingdom Street:出租给沃达丰作为其总部 |
写字楼收购 |
2.92亿英镑 |
4 |
2017年1月30日 |
信德集团(何鸿燊) (澳门赌王,公司在香港上市) |
伦敦写字楼圣詹姆斯广场7-8号 |
写字楼收购 |
2.459亿英镑 |
5 |
2017年 |
李德义 (香港大亨) |
收购英国地产公司Shaftesbury公司超过20%的股份:Shaftesbury持有伦敦西区中国城、Soho等地区大量物业 |
间接投资 |
5亿英镑 |
6 |
2017年3月1日 |
中渝置地 (港交所上市) |
伦敦金融城最高楼——奶酪刨摩天楼122 Leadenhall Street |
写字楼收购 |
11.5亿英镑 |
7 |
2017年3月21日 |
北京首开 |
伦敦金融城写字楼Fleet Place House |
写字楼收购 |
9650万英镑 |
8 |
2017年3月22日 |
广州富力 (港交所上市) |
伦敦克罗伊登的雀巢总部大楼地块和其附近地块,进行住宅开发 |
土地收购,住宅开发 |
6000万英镑 |
9 |
2017年3月30日 |
华人置业 (港交所上市) |
伦敦写字楼圣詹姆斯广场11-12号 |
写字楼收购 |
1.8亿英镑 |
10 |
2017年3月31日 |
天安中国 (港交所上市) |
伦敦金融城精品酒店South Place Hotel |
酒店收购 |
6700万英镑 |
11 |
2017年4月5日 |
广州富力 (港交所上市) |
伦敦一区地块Vauxhall Square,未来还将投入更多资金开发建设两幢50层住宅高楼 |
土地收购,住宅开发 |
1.5777亿英镑 |
12 |
2017年4月6日 |
北京大学 |
收购牛津庄园,作为北大商学院海外校区 |
庄园收购 |
880万英镑 |
13 |
2017年4月26日 |
联懋国际 (香港私募基金) |
伦敦写字楼圣詹姆斯广场3号 |
写字楼收购 |
1.35亿英镑 |
14 |
2017年4月27日 |
远东发展 (港交所上市) |
曼彻斯特Northern Gateway超大型房地产项目,新建1万套住房 |
土地收购,住宅开发 |
10亿英镑 |
15 |
2017年5月15日 |
爪哇控股 (港交所上市) |
伦敦金融城写字楼33 Old Broad Street |
写字楼收购 |
2.58亿英镑 |
16 |
2017年5月22日 |
华润置地 (港交所上市) |
伦敦金融城写字楼20 Gresham Street |
写字楼收购 |
3.09亿英镑 |
17 |
2017年5月25日 |
香港公司 |
伦敦Aldgate写字楼开发项目One Braham |
写字楼开发 |
6500万英镑 |
18 |
2017年6月3日 |
中投 |
黑石旗下物流地产包Logicor |
物流地产 |
122.5亿欧元 |
19 |
2017年6月21日 |
万达集团 |
伦敦Nine Elms Square地块 |
土地收购,住宅开发 |
4.7亿英镑 |
20 |
2017年6月29日 |
祥祺集团 (总部在香港,持有港交所上市公司) |
伦敦金丝雀码头金融城地标写字楼20 Canada Square |
写字楼收购 |
4.1亿英镑 |
21 |
2017年7月27日 |
李锦记 (香港公司) |
伦敦金融城地标20 Fenchurch Street |
写字楼收购 |
12.8亿英镑 |
以上表格特别用红色注明了投资方与香港的关系,今年到目前为主总共21笔中国对英地产投资,其中16笔和香港直接相关(直接来自香港公司或者公司就在港交所上市),剩下几笔涉及在香港发债融资也是间接相关,直接从大陆出来不经过香港的投资所剩寥寥。
另外,从以上表格反映的总体金额上看,仅就英国来说,2017年上半年,加上所有来自香港的投资,目前中国对英地产投资金额已经超过60亿英镑,远远超过了2016全年的中国(包括香港)对英总投资额(30亿英镑)。
相比去年,实际上今年中国在英国地产方面的投资还更多了!
个人购房方面,伦敦市长最新公布的海外投资客伦敦购房调查报告也显示,香港投资者(28%)力压新加坡(20.1%)、马来西亚(7.1%)和中国大陆(5.4%),在伦敦购买的房产数量在所有海外国家中排名第一。
上图显示,来自中国大陆买家仅仅排在第四,在所有外籍买家中只占到5.4%,这主要也是由于外汇管制的因素,中国大陆买家大多穿上香港买家或者离岸公司的“马甲”在伦敦购房。
据博主观察,今年几个关键事件发生之后,大陆公司以企业形式出来收购房地产等敏感领域的交易已经大大减少,但个人名义、香港主体、离岸公司、家族办公室之类的出海方式却因此增加,市场上出现了大批神秘私人买家和代理人。
正所谓:“换个马甲,继续出发”。
傅士鹏 常驻伦敦供职于英国地产投资机构,观点地产网专栏作者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撰文:傅士鹏
审校:劳蓉蓉